中国福彩网

图片
首页/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民生保障 / 社会救助 / 正文

从“兜底保障”到“幸福升级” 困难帮扶更暖心

在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社工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一份帮扶档案,里面包括基本信息登记表、风险等级评估表、援助登记表,详细记录着孩子在救助过程中的变化。

不同的评分等级对应不同的救助方式。同时,该中心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孩子们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共享与实时更新,确保每个困境儿童都能得到及时的关爱与帮助。2013年至今,共建档帮扶儿童727人。

社会救助不只是政府单方面兜底,更需要持续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体系建设,形成政府兜底、社会参与、全民共助的新格局。

“我们通过链接社会更多力量的加入,缓解了政府压力,让服务更加精准、贴近实际。”渭南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杨梅说,中心通过提供项目指导、资源链接和培训等服务,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救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支持困境儿童和老年人的服务中,社会组织的参与使服务更加多元化和精准化。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唯有守住民生底线,才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稳稳的幸福”,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渭南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将逐渐从“兜底保障”到“幸福升级”,用心用情用力为困难群众提供更为暖心的服务,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以更加完善的保障举措,持续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摘自《渭南日报》破译民生密码 点亮幸福坐标——渭南市民政系统重点工作观摩推进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