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年市两会期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特别是把“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5个”作为2025年渭南民生实事之一。
东方壹品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作为富平社区养老改革的第一个试点,运行以来,凭借贴心服务、周到关怀,获得居民广泛好评,老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助餐、助医、助购等多种服务,成为养老服务体系中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里是服务导台,我们会为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外送服务,一年365天,平均每天1元即可享受外送服务,将热乎饭菜送到家,还能提供理发、保洁等服务。”东方壹品社区讲解员介绍,这些服务丰富了老年人的选择,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富平县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服务体系政策号召,聚焦本地实际,创新性打造“嵌入式居家养老”新模式,全力为老年人织就一张幸福养老网,已成功开设11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走在了全市前列,累计服务老年群众超千人,率先作出了居家养老的“富平样本”。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杨志宏表示:“东方壹品社区的这种嵌入式养老模式真正实现了老人‘不出小区,服务到家’,精准、温暖又贴心。”
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与富平县刘集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引起了现场观摩人员的讨论。
“我们通过专业化的护理和康复服务,得到广大老年人和家人的认可,目前多名刚入住时失能的老人逐渐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刘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胡晓锋说。
医疗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使得临渭区杜桥医养中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养老模式,其“七位一体”服务体系被评为陕西省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入住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建立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健全村级养老服务站点,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对于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尤为重要。
蒲城县孙镇养老服务中心利用闲置乡政府办公楼,设置床位107张,配有医务室、理疗室、康复训练室和多功能活动室等,房间温馨舒适、服务周到细致。现场观摩团纷纷为该项目资源整合、成本节约点赞。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韩城市金城办范村幸福院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设置了餐厅、卫生室、娱乐室,在提供日间照料和互助养老服务的同时,每年为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专业的医疗保障让老人生活更加安心。
“这么高端的颐养中心,收费怎样?老百姓能住得起吗?”
“从吃饭、住宿到护理、服务,包含所有费用,一个月3500元至6000元不等。”
……
在临渭区鸿基椿萱颐养中心,观摩团成员详细询问机构运营相关信息。
临渭区鸿基椿萱颐养中心建成了集椿萱护理院、椿萱康复医院、椿萱公寓及椿萱学院于一体的城芯级医、康、养持续照料社区(CCRC),为老年人提供“医、康、养、护、娱”一站式全方位养老服务。
渭南市民政局副局长王震轩说:“养老产业和养老事务需统筹融合,低端兜底,高端由市场运作,这样才能真正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体系。”
从县级到镇街再到村级养老服务点,渭南市以开展养老“织网行动”为契机,积极织密养老服务网,努力使“老有所养”真正变为“老有颐养”。
——摘自《渭南日报》破译民生密码 点亮幸福坐标——渭南市民政系统重点工作观摩推进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