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渭南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聚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夯实责任、精准施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行政执法大监督模式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牢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的正确方向。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7次,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行政应诉、行政复议工作作出专门批示、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上专题述法,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出庭应诉,切实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落到位。健全“125”述法点评工作机制,市委各常委主动带头述、重点任务专题述、重要部门现场述,全市2024年度市县镇三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868人。制定《渭南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建立常委(务)会学法计划,市县两级共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120余场次,培训19640人次,切实做到培训轮训全战线、全覆盖。
(二)坚持系统谋划,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聚焦重点领域、民生领域立法,出台《渭南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渭南市大荔沙苑保护条例》,修订《渭南市地方立法条例》《渭南市湿地保护条例》2部地方性法规。出台《渭南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关于贯彻落<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若干措施>的实施意见》《渭南市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实施方案》等,以制度建设引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开展“一月一主题”观摩讲评活动,有效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充分发挥法治督察利剑作用,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责任落实督察,补齐短板弱项,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层基础。
(三)聚力优化政务服务,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持续畅通诉求渠道,开展领导接线活动91场次、解决群众诉求810件,市12345热线累计办结群众诉求62.9万件,办结率99.6%、满意率99.2%,经验做法被《陕西日报》等媒体报道。打造“纵向对接、横向整合”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体系,为群众、企业提供标准化服务事项23297项,999个政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网办率95%。连续4年市级重点项目市域内手续一季度全部办结,工作经验连续两次在《陕西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简报》刊发,“投资项目审批‘四减一优’服务推动项目审批高效办成”经验获第七届政博会“高效办成一件事”管理创新优秀案例,华州区“改革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流程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
(四)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成市县镇三级全覆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体系,市县两级行政执法监督局挂牌并开展工作。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和“综合查一次”执法改革,首批确定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25项,执法监管合力不断增强。健全“案前类案监督溯源治理、案中复调联动化解行政争议、案后执法监督督促落实”工作机制,全市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687件,办结1445件,其中撤销和确认违法342件,纠错率23.67%,调解结案353件,调解率24.4%,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凸显。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机关败诉率下降15.69%。
(五)健全法治体系,全力提升政府治理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制定公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6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率均达100%。严格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市政府及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审查涉法事务207件,提供法律服务122人次。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全市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41件,备案审查51件,合法性审查率、备案率100%。扎实开展不平等对待企业、全面禁燃禁售烟花爆竹等政策法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57件,修改21件,切实加强现行有效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动态管理。
(六)聚焦源头治理,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深化信访、调解、行政裁决等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596件,化解27220件,化解率98.64%。完成渭南仲裁委员会换届,推动渭南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调解前置,推进信访问题实质化解,调解和解成功3187件。全市信访总量13081件次,同比下降37.95%,重复访同比下降23.57%,进京和赴省越级访同比分别下降4.8%和30.2%,中央信联办督办的349件受理办理不规范信访事项和1248件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信访问题全部办结。
(七)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制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抓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各项工作。强化重大事故隐患责任落实,细化梳理“九大行动”工作任务,排查重大隐患873项,整改完成853项。聚焦重点行业领域、高风险场所和关键环节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曝光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区域100余家,督促整改重大火灾隐患46处,行政拘留32人。建立健全事前问责机制,推行“互联网+执法”和“三位一体”执法模式,帮扶指导高危生产经营单位173家,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应对9轮强降雨、渭河2次洪水和北洛河30年来最大洪水,科学处置“洽吴浮桥跑舟”事件,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主动接受监督,严格规范行政权力制约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转交政府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23件,办结率100%。统筹规范政府系统督查事项,开展政府专项督查80余次,下发督办单40件,办理领导批示件23件,市级领导批示件587件,跟踪落实到位。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86个事项在省“秦务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线,7个市级部门政务数据归集共享,交换数据415万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500余件,广泛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
二、存在问题
2024年,渭南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个别领导干部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开展业务工作与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充分融合还不够;二是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薄弱,行政执法力量和执法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法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够有力,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5年,渭南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省委工作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法治抓履职,围绕大局强服务,助力渭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持续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完善述法点评工作机制,强化点、督、考结合,做实点评“后半篇”文章。
二是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化法治政府建设领域改革,深入落实渭南市法治政府建设30条意见,全面推进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巩固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法治督察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
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渭南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加强涉企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涉企司法质效,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