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彩网

图片
首页/ 专题专栏 / 创建文明城市 / 创建动态 / 正文

“微治理”改善大民生

——华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03 16:40

记者 梁晓蔚 通讯员 闫佳琳

编者按

在奇险峻秀的华山脚下,有一座文明美丽的城市——华阴,他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取得“省级文明城市”的称号。次年,华阴市新一届领导班子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华阴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按照“硬件建设项目化、工作推进网格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的总体工作思路,注重城乡统筹、全域创建、全民动员,加快创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目前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调动华阴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文明城市人人共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渭南日报从即日起,推出华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雄奇华山映衬下的长涧河(资料照片)。记者 李沛华 摄

小区中,从无人管到合力办,一度怨声载道的声音不复存在;

市场内,搭建平台创模式,安全有序激发市场活力;

村庄里,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

小区硬核美颜,群众舒心了

“现在回来,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即便坐在院子里,心情也特别好!”华阴市市民王庆华说,“以前,小区车辆乱停乱放不美观不说,打雷下雨私拉电线给车充电还有漏电走火的危险。”

小区居民多次坐一起协商,却一直未能解决。究其原因,2007年建成的小红小区属于三无小区,沟通协调是最大难点。

2022年三无小区提升改造进入攻坚阶段,事情迎来转机,华阴市逐步对30个三无小区进行改造升级,小红小区也纳入整治当中。

负责三无小区治理主体单位太华街道办组织委员刘娟介绍说,首先通过对有3名以上党员小区单独组建党支部,不足3名党员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组建联合党支部,让小区有人管;其次搭建邻里议事角落,联合社区干部、包联单位、党支部小组一起,让事情有人办。“前后七八个人进行四次协商,利用七、八两个月时间由创文包联单位城投公司完成了提升改造,安装充电设施、规划停车位、搭建车棚。”

车辆有了秩序,又对墙体进行粉刷、张贴了创文标语、增设了健身器材,建成了读书屋。“通过改造,小区无人管的恶性循环现象再也没有了,如今没事了还能在读书屋看看书,真好!”王庆华补充道。

据统计,华阴市三无小区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共成立小区党支部13个、业主委员会6个、自治小组20个,解决议事场所11个,安装智慧门禁系统30套。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华阴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改造,“老破小”变身“新家园”,幸福指数在居民家门口噌噌地往上涨。

黄色色调大气典雅,花园式广场让人乐在其中,同时居民还可以闲暇时打场篮球。位于太华路北段的工商银行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曾经,人们对它的印象是设施旧、环境差。但在今年,它实现华丽“变身”,面貌焕然一新。“小区内3栋建筑、82户居民对改造非常满意。”该小区物业负责人杨会文介绍,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墙体粉刷、路面修复、院子小广场设计,包括现在正在进行的网线预埋等都是前期社区同志入户走访、组织多场居民代表会议,共同商议、公开公示以及住建部门向上级申请定下来的。

今后,华阴市将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在尊重民意、结合实际的前提下,坚持一区一策,为居民创建基础完善、功能齐全、整洁美观、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市场升级改造,群众开心了

2022年11月10日下午,华阴市200平方米的零工市场内座无虚席。“疫情当下无法出门,家门口找点事,关键有钱挣。”第一节课结束,西关村王京和康营村银华收获颇丰。“我们是从华阴就业抖音平台看到有16名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因此也报了名,4天的学习全都是免费的,真让人兴奋。”

“我到华阴20年,南桥、市医院周边,长期有群众站在马路边找工作。”华阴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市场股股长周辉说,马路零工最大影响就是破坏环境卫生,扰乱市场秩序。

零工职介、劳动维权、就业综合服务……经过两个月建设,一座位于华阴市华岳大道西城子村建材市场处的零工市场于2022年9月8日挂牌开放,此举标志着华阴城区马路市场彻底取缔。平台有了,想彻底改变群众站马路打零工的习惯很难,因此华阴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以满足打工者充分就业为出发点,对接用人企业,通过零工市场各类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让老百姓看得到、愿意来,短短两个月,200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我们还将单位职业介绍业务放在这里,还有免费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多项扩展服务。”周辉边带我们参观边详细介绍零工市场给华阴就业带来的新气象。

市场,反映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底色。从用工市场到商贸市场,从建材市场到菜市场,近几年,华阴持续推进市场升级改造,通风、照明、排水、软硬件设备都有极大提升,使用体验得到很大改善。

“多亏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帮助我们解决水循环机、增氧机问题,顺利搬进城北菜市场。”

“新鲜、秤足,来这买菜安全放心。”

“以前一个事好几个部门管,如今农产检测、复称台、消费纠纷一站解决,老百姓权益得到很好保护,都愿意来这儿买菜,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

“这次改造升级最大亮点,就是把文明安全纳入各个环节,赋予菜市场多元价值。”参与菜市场改造的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大队郭英涛介绍,之前的菜市场“脏乱差”,地上湿漉漉地没办法下脚。改造后,以往的“客商相争”变为“客商相亲”。为了市场更规范有序,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区域划分,避免了食品交叉污染,方便统一管理,提高相互竞争力;划出自产自销区域,减少在路边摆摊的小摊贩;还有三站合一、增设停车位和垃圾分类等。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改掉了历史遗留问题,带来了良好的市场秩序,购物环境好了,群众心情好了,城市也更文明了……

城中村的蝶变,群众暖心了

蓝天白云下,置身华阴市西王村文化一条巷,村里历史文脉和文化内涵尽显眼前,村庄焕发独特魅力。“如今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模样让很多人不敢相信它之前有诸多不美。”“90”后包村干部杨敏感慨道。

华阴市西王村属于城中村,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群众。2021年,华阴大力开展创文工作,持续推进城中村“面子”“里子”改造。

“依据创文标准,首先从软硬件改造开始,利用9月、10月两个月时间,对城中村‘飞线’进行了整治、对所有破损路面进行修缮,安装照明灯,同时将环境卫生打包给华阴北控物业管理,督促村民做好门前三堆。”负责辖区6个城中村改造的太华街道办副主任姚永杰说,“在此基础上,因地就势打造‘文化一条巷’,它兼具治理和惠民作用,群众经过时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

改造和治理同步进行,华阴市完善了五级网格化体系管理,健全了“一约四会”制度,创新出支部包片、党员联户。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疫情防控、主题党日活动、文化下乡、巡堤查险等活动的开展拉近了村民和村干部的距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如今在华阴城区,一件件关系群众日常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了高效解决,实现了辖区管理联系无缝隙、管理无盲点、和谐有保障。下一步,华阴市将继续探索创文工作新经验、新做法,整合辖区资源优势,以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突出责任导向及为民实效,以“微治理”为突破,打通市域社会治理“微循环”,实现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手段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成效显著化,不断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基层“微治理”释放出改善民生的“大能量”。